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之家 >科技创新

创业之城 创新之都 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正式启动

来源:成都日报   日期:2015-03-20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顺利过渡到经济新常态,需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从既往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轨,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势,则是必然路径。

  紧随中央科技创新重大部署,贯彻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都加快创新创业、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于2月8日正式启动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创业之城、创新之都。

  力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启动

  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2月4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在京启动“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紧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成都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创业之城、创新之都。

  2月8日,市政府正式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成都“创业天府”行动将强化企业创业主体地位,以“知识青年”为生力军,把握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顺应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潮流,加快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降低创业门槛,拓展创业空间,释放创业红利,激发各类创业人才活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创新创业氛围,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

  构建新常态下的

  区域创新创业新局

  据悉,紧随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成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以大学生、高校院所科技人才、海归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创业主体加快聚集,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50万人,科技企业3万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25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协同创新园区等创业载体蓬勃发展,梯级孵化培育体系初步形成,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84个,孵化面积28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科技银行、创投、担保、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机构快速成长聚集,多层次创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在蓉注册的创投机构198家,管理资本总额近600亿元,成都“创业天府”行动的启动实施,将加快成都科教资源比较优势转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健全,从而驱动成都全球创新创业资源配置能力增强,构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区域创新创业新局。

  实施“成都人才计划”

  构建梯级孵化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以“人”为本。据悉,眼下,成都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出台《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已实现大学生创业5000余人,带动就业4万余人;实施“成都人才计划”,强化“人才+项目”引进模式,已聚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2人,省“千人计划”专家335人(占全省总量90%以上)、顶尖团队18个;实施“科技人才计划”,出台《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管理办法》,资助高校院所科技人才500余名带技术、带项目在蓉领办创办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计划”,采取“校企地”联合培养方式,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150万人。

  与此同时,成都加速构建适合创新创业生长的载体之基。据悉,依托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区(市)县政府等力量,我市正构建覆盖创业全过程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协同创新示范区”的梯级孵化服务体系。眼下,成都创客坊、成都创客空间等创客机构,游戏工场、8号平台、创业茶馆、十分咖啡等一批“孵化+创投”模式的新型孵化器加速成长。与此同时,面向特色优势产业企业的专业孵化器,天府软件园、天府生命科技园、移动互联网大厦、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加快建设。面向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创业苗圃,成都高新青年创业(大学生)示范园、武侯青年创业园、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等19个大学生创业园已建成。此外,围绕四川省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成都市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我市正着力建设环成电知识经济圈、金牛环交大智慧产业城、双流大学科技创新产业园、新都能源装备产业基地等协同创新试点区,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创新产业集群。

  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

  构建创业服务微生态

  力促创新创业“气血充盈”,我市通过强化科技金融,提升创业支撑。据悉,眼下,通过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我市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创业,通过深化科技与金融结合,设立2亿元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引导性参股、跟进投资,联合创投机构对初创期、种子期科技型企业共同投资。同时,设立1亿元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资金,联合区(市)县政府、担保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推出贷款规模达20亿元的知识产权、股权质押及信用贷款产品,通过政府资金帮助企业增信。

  据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我市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服务创业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引导风投机构、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在蓉聚集,在蓉注册的创投机构已达198家,管理资本总额近600亿元。

  此外,我市正加快着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在成都高新区核心区域、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集中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区,在中心城区建成红星路35号、财富又一城、汇融国际等一批特色科技专业楼宇,吸引投融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入驻,推动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等创新要素汇集,加快形成创业聚合效应,构建创业服务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