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大本营

一揭它井盖就下雨?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6-10-31

QQ图片20161031082121.png

 

       姜永育简介


  姜永育,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气象局专家。曾获“21世纪前十年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家”称号,被中国气象学会评为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被四川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表彰为四川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著有《自然灾害与农业避险》、《废墟的故事》、《虎嘟嘟魔幻大历险》、《破译自然密码》等60余本科普书。其中《自然灾害与农业避险》入选新闻出版总署推荐的“农家书屋”,《虎嘟嘟魔幻大历险》获2012年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长篇悬疑小说《墙上美人脸》、《神秘的哭声》等多次荣登当当、京东畅销榜。


  微博:新浪微博@姜永育V

 

—————————————————————


  千年古井呼风唤雨之谜

 

640.webp.jpg


  游人争相揭盖求证风雨


  井,一般是供人们生活取水之用。但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却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人们为免遭雨淋,所以轻易不敢揭开井盖……


  神秘的千年古井


  蒙顶山位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海拔1400多米,山上草木葳蕤,古木参天,环境幽深、宁静,游人至此无不心旷神怡。山上气候十分湿润,天气复杂、多变,当地人常用“蒙山天气喜无常,一日三变小孩脸”之说来形容。由于常年霪雨纷纷,云雾缭绕,蒙顶山茶的品质十分优良,有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便是说蒙顶山茶天下有名。

 

640.webp (1).jpg


  蒙顶山上时常云遮雾绕


  千年古井,便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山顶一带群峰陡峭,危岩兀立,惟有古井所在的地方稍显平坦。据传古井为种茶始祖吴理真所凿。《中国茶经》记载:“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是佛教僧徒种茶的最早记载。”为取水浇灌茶园,吴理真即凿古井。


  据考证,此井已有一千七百年以上的历史。井由三层石柱围就,井口直径不足一米,并被一块雕龙的石板盖着。饱经岁月沧桑,古井边青苔丛生,砌井石板历经千年打磨光滑如镜。井边的石墙上,刻有“甘露”、“古蒙泉”、“龙井”等不同风格的字体,旁边附有古井的来历和说明。井前约五十多米处,竖有一块高大的石牌坊,上面记载着蒙顶山的人文史实,牌坊之后,是麒麟石屏风。两只石麒麟用不同石料雕成,一只常年湿迹难干,一只即使雨天也不沾丝毫雨迹。井四周林木葱郁,遮天蔽日。即便在阳光灿烂的晴天丽日,古井一带也常云雾缭绕,星星点点的阳光从树隙间漏下,洒在青苔丛生的青石板上,更增添了古井的神秘和悸畏。


  县志记载:古井会呼风唤雨


  对此千年古井,《雅安地名文化趣谈》和《雅州通览》均有描述,并特别指出其“上覆石板,不可轻而揭取”,名山县志中亦记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


  为何口盖之以石,不敢轻而揭取?县志中解释,只要揭开盖井的石板,滂沱大雨便会从天而降,而只要盖上石板,雨便会消停,是故民间有“板揭即雨,板盖雨停”之说。


  当地人:古井求雨必应


  在蒙顶山一带的农村,村民对古井十分敬畏,因为“向古井求雨,一般都会有求必应”。


  蒙顶山一带的降雨十分丰沛,很少遇到干旱年景。但在历史上,周围农村曾遭遇过几次大旱。每遇干旱年头,当地人亦不慌乱,因为只要备上祭品,前往古井求雨便能一解干渴。据说,求雨的仪式十分隆重,男女老少必须非常虔诚,不但要行三叩九拜之礼,最后揭井盖的人,还须得是未婚的童男。揭开井盖后,只要大喊三声,不多时天空便云遮日隐,很快便会下起滂沱大雨来。待到雨下够了,人们再去盖上井盖,雨就很快又会止住,云散日出,天空又是一片湛蓝。


  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初夏天旱,数十天滴雨不下,人们无法下田耕种。于是一部分村民上山求雨,一部分人把牛牵到田地等下雨。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后,天上很快下起了大雨,人们在大雨中耕种,田里的活一点都没有耽搁。“几乎每次打开井盖,不久都会下雨。”当地人这样描述古井的神奇。


  时至今天,当地村民仍对古井的神奇感到敬畏。2005年7月,村民余君华带领一些人负责铺筑古井周围的路面。完工后,为清洁古井,他请来工人清除井底的淤泥。工人揭开井盖,刚刚开始清淤,好好的晴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全身都淋湿透了!”经历过那场大雨的工人仍心有余悸。


  “平时我们都不敢揭盖子,怕被雨淋。”负责在蒙顶山景区打扫卫生的当地村民李华说。因为村民们都知道井的这一秘密,所以人们路过井边时,都显得小心翼翼,更不敢轻易去揭井盖,有时看到有不明就里的外地人揭开了井盖,都会赶紧上去盖住石板。


  除了当地人外,一些见证过“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的游人也对此感到惊奇、迷惑不解。《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曾接到过一位叫郑先生的外地游客来信:前不久他和朋友一起到四川旅游,在得知蒙顶山上有口神奇雨井后,便去见识了一下其“庐山真面目”,结果如传说所言,井盖揭开不久便下起了雨。“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神奇的雨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郑先生在电话中惊叹不已。

 

640.webp (2).jpg


  远眺蒙顶山


  记者亲历:见证板揭即雨


  为一探蒙顶山神奇雨井的虚实,笔者和气象专家一道,曾两度陪同《华西都市报》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上蒙顶山求证。


  2005年7月28日,笔者和名山县气象局的专家一起,陪同《华西都市报》记者登上了距雅安市十多公里的蒙顶山。上午,蒙顶山刚刚下过一场透雨,空气湿度极大,风吹到面上,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下过雨的蒙顶山,中午时分仍然云雾萦绕。穿过参天丛林,踩着陡峭的青苔石梯攀越而上。经过石牌坊,绕过麒麟石屏风,便来到了神秘的古井旁。此时井的周围雾气弥漫,10多米高的树冠挡住井上空的光线,凉爽惬意。笔者走近井前,跨过雕刻精美的石栏杆,上前轻轻搬开20多公斤重的石刻井盖,眼前立时露出了一个直径为0.3米的圆形井口,俯视井内,可见井底储存的清澈泉水。井水不多,只有井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揭开井盖后,我们站在井口等待了约5、6分钟,却并没有想像中的雨点从空中落下。


  “打开井盖时,需要诚心和声音。”当地人告诉我们。于是,我们再次复原井盖,重新打开石板翻转落地,“咚”的一声闷响后,等了几分钟,只感觉到井上空的树叶上飘落下水滴,仍然不见天空飘下雨来。


  就在我们准备下山时,令人感到惊奇的事发生了,刚刚云雾萦绕的山顶上空突然间云雾四合,乌云密布,山阴林暗,冷风骤起。此时离掀开井盖约20分钟,不一会,豆大的雨点“噼哩啪啦”砸了下来。约过了10多分钟后,雨洒落一阵,一会云开雾散,雨滴随即无影无踪,还露出晴朗湛蓝的天空。


  经历了这次神奇的“板揭即雨”后约一个月,笔者再次与气象专家一道,陪同闻讯而来的中央电视台记者上蒙顶山求证。那段时间蒙顶山久晴无雨,阳光灿烂,空气较为干燥。当天上山后,我们即直奔古井而去。打开井盖,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头顶上空的阳光不知不觉被云遮住,不一会,四面雾气渐合,气温明显下降,眼看就要下雨。但等了许久,空中的雨始终未曾洒落。我们下山后,当晚蒙顶山却下了一场小雨。当地人告诉我们:“昨晚的雨就是你们揭开盖子引来的!”第二天我们再次上山,揭开井盖后,等了一个小时仍不见下雨,于是大家下到半山腰,刚准备回去时,突然天空一下阴暗下来,不一会,豆大的雨点洒落在地,激起一阵“劈里啪拉”的声音。这场雨虽然只持续了五分钟左右便鸣金收兵,但却让我们实实在在地见识了“揭盖下雨”的神奇现象。


  那么,古井为何能“呼风唤雨”呢?

 

640.webp (3).jpg


  蒙顶山大雨后形成的瀑布


  神话传说:井内囚有孽龙


  当地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雨,人类始祖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后历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飞出井外,继续作恶人世,故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


  此外,名山县志办编辑的《蒙顶山文化趣谈》中,也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种茶始祖吴理真所凿之井与青衣江相通,青衣江龙王的女儿玉女迷恋蒙顶山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常趁月明之夜到蒙顶山游玩,一来二去,玉女爱上了勤劳朴实的吴理真,但龙王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为防止玉女从井内遁出与吴理真幽会,他搬巨石盖住了井口,并派鲤鱼精在井内镇守,若有人擅自搬去井盖,鱼精便呼风唤雨,令人不敢妄为。


  神话传说当然不可信,那么,古井“呼风唤雨”的真正原因何在呢?


  原因之一:揭盖声击落空中雨


  针对古井揭开井盖、发出“咚”的一声后才引发刮风下雨的现象,一些专家提出了这样的解释:古井周围的水汽含量十分饱和,揭开井盖时所发出的巨响对下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专家分析:井周围一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十分充足,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引起了空气的振荡,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迅速造成连锁反应,并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而形成下雨、刮风等现象。专家同时还指出:在井附近的地方,人若高声呐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四川的甘孜、阿坝等高原湖泊中也较为常见,并已被气象专家所破译。


  但这种说法却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会下雨,而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


  原因之二:冷暖空气汇合形成对流


  对古井揭盖后能下雨的现象,成都理工大学蔡开基教授作出了一种解释。他指出,井一般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方面是打开井盖时产生了声音,振动了空气中丰富水汽,另一方面,夏天井的空气温度比井外略低,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对下雨助了一臂之力。


  但这种说法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团,因为井口面积太小,不可能影响到整座山的小气候变化。

 


  真正原因:揭盖下雨乃巧合


  “真正的原因是巧合。”当地气象专家在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观察后,对蒙顶山古井“呼风唤雨”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气象专家介绍:蒙顶山海拨1440米,山顶常年云遮雾绕,雨意氤氲,湿度极大,降水日数多,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高达2200多毫米,比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专家分析:这么多的降水量,导致山顶一带几乎日日雨水不歇。因此,人们揭开井盖时,碰巧遇到山顶下雨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为何蒙顶山顶雨多,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呢?气象专家也指出,这并非是古井“作孽”所致,而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就的:蒙顶山处于气流迎风坡,空气沿山坡爬升时,到山顶一带由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便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因此,除了蒙顶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


  看来,千年古井“呼风唤雨”之谜并不神秘,它原来是大自然中的一种有趣的气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