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人爱八卦?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6-09-05
八卦无处不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同学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课上课下也聚在一起叽叽喳喳,除此之外还有小纸条、短信以及各种手机交友软件等,无不分享传播着各种消息资讯,关于老师同学,关于名人明星……八卦满天飞,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淹没在八卦的世界里,而且有时候我们也忍不住成为推波助澜的一份子,感受八卦带来的快感。
红极一时的美国偶像剧《绯闻女孩》就将一群中学生的八卦心理诠释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八卦不分男女,可以说人人骨子里都爱八卦,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八卦是“情商高”的体现
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研究认为“八卦”并非流行文化的产物,而是古已有之。弗兰克指出八卦和小道消息是维系群体交流和稳定的工具,能够有效地促进群体间的稳定和繁荣。
在很久之前的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还以部落的形式生存着。一方面,部落内部要相互合作,外出狩猎和抵御外敌来犯;另一方面,部落成员之间也有争权夺势的竞争。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若能获得同伴或敌人的各种信息,就意味着能更好地抵御风险,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从而活命和壮大家族。然后,经过几千几万年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八卦”的基因被保存了下来,现在的人类差不多与生俱来地带着八卦基因,有八卦兴趣的人完胜和淘汰没有八卦兴趣的人。
现在,八卦传播着各种新鲜的资讯,被视为一种社会智商,英国心理学家罗宾·邓巴认为善于八卦是“情商高”的体现,意味着“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优越感。小道消息多是人们不愿暴露的“隐私”,能打听到这些,很能证明八卦者的人缘和沟通能力,给个人魅力加分。所以放眼看去,那些人缘好的同学,他们大多是各种小道消息的交汇点,你若是想要知道什么新鲜八卦和资讯,直接找他们准没错。
聊八卦时大脑在干嘛
我们都知道,当情绪焦虑的时候吃巧克力就可以让人开心起来,这是因为巧克力刺激了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你知道吗,聊八卦也有这样的功效。
内啡肽是人类大脑释放的一种类吗啡生物化学物质,有麻醉和兴奋的作用,因此也常被称为人体自然生成的“鸦片剂”,用来帮助减压、镇痛,还能让人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
聊聊八卦,交换小道消息能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有益身心健康。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八卦别人和看娱乐新闻的时候,人们的脑细胞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刺激人脑分泌内啡肽。
读到这里,回想一下课间休息的时候,女生们聚在一起聊天的情景,是不是有说有笑,时而惊讶,时而恍然大悟,偶尔还一起爆发出几声大笑,别提多开心了,哪怕上课铃声响了,还要依依不舍地拉着手再聊几句。
八卦带给我们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八卦是一种颇为安全的接触方式,任何人都可以谈论,与信息源也不必保持亲密距离。一些人类学家提出,“闲聊”通过互相分享消息的方式,表明大家在同一个“圈子”里,两个看似无关的人因为共同的话题,而拉近了距离,形成某种“心理契约”,促使大家成为更亲密的朋友。
当学习上有压力时,适当地找人八卦倾诉一下,能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内心焦虑,心情顿时就能阳光起来。所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发现,经常八卦的人幸福指数明显高于沉默寡言的人。
当然啦,八卦带给我们的也不全是积极的作用,它也会满足我们的一些灰暗心理。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自尊心弱时,人们会竭尽所能地取悦自己,这时若是得知有人逢灾临难,便会幸灾乐祸。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可能不如别人,进而产生嫉妒的心理,然后散发一些对他人不利的八卦消息,使当事人为之苦恼,好像这样自己就赢了对方似的。
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渴望由他人代替自己经历痛苦,而关注八卦和负面新闻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渴望。比如,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某某同学因为作文抄袭而被罚重写,某某同学因为上课偷玩手机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训斥,大家在谈论这一类八卦的时候,心理多半想得是:“还好不是我。”
八卦是女性的保护伞
虽然人人都爱八卦,但是很多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更爱八卦,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女性爱八卦与女性爱唠叨、爱小众聚集等特点一脉相承,事实上,当女性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她们就已经开始了“八卦”人生,女孩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咬耳朵”,那正是日后“闺密”关系的源头模式。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爱八卦呢?原来,在过去,女性长期局限于传统社会结构,接触的多是琐事,这便为八卦提供了谈资;女性社会角色弱,缺乏安全感,因此需要通过八卦获取到更多的消息和秘密。在心理上,女性也有更多倾诉和聆听的情感需要,聊八卦能让她们产生诸多共鸣和思维碰撞,人际关系也迅速变得热络。
虽然人们都爱谈论八卦,却不希望身边有一位“超级大嘴巴”,因为担心自己有天也会成为八卦主角,任他人说着子虚乌有的事儿,或者极力要掩盖的秘密被别人发现。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蔡康永曾经说过:“八卦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关键是水准。”适当的八卦好比是日常生活的调剂品,但过分八卦、造谣、恶意中伤的行为则显得缺乏修养,也会有损形象。
原文来自《科学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