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大本营

人为什么会迷信?

来源:新华网—科学原理一点通 创   日期:2016-03-04

  知识点:迷信就是不科学的东西,在民间为祸不浅。可明明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还会有人相信呢?研究结果揭示,迷信是外界真实世界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错误”连接,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当人们缺乏自控力时,便会倾向相信迷信。


  人们常对那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将信将疑,即便是科技发达的美国,在超市里仍然有卖钉吸血鬼用的木桩子。中国至今也有很多人相信算命先生、风水师、占星家的忽悠。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很多早已被科学打倒的迷信观念会如此根深蒂固?难不成大脑内有支撑其存在的神经基础?


  有研究者认为,迷信也可以被界定为关于外界真实世界与超自然现象之间的“错误”连接。也有研究者指出,迷信是自适应策略进化的副产品,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大量的行为学研究结果揭示人们缺乏自控力时,会更倾向于迷信行为,尤其是在群体中大部分人都表现出迷信行为时,从众效应会使迷信更强烈。那么,大脑皮层的活动会与迷信行为有关系吗?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尝试借助功能脑成像技术,直接检验迷信观念是否真的会引起我们人类的大脑皮层的相关反应。


  研究人员设计了两类选项:“价钱便宜不含吉祥数的宴会日期”和“价钱昂贵含吉祥数的宴会日期”,分别表示看得见的金钱动机和看不见的迷信观念。并将这二择一的选项置于两种不同的情境之中:“结婚喜宴”(有“吉祥需求”)和“朋友聚会”(无“吉祥需求”)情境。实验结束后每名被试对已经编制好的《迷信量表》进行作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人们宁可牺牲真实、可见的金钱去换取虚假、不可见的吉祥(auspiciousness);第二,这虚假、不可见的东西,确有坚实的神经基础(右侧额叶中上回-负激活);第三,在迷信量表作答中显示其迷信程度越高的被试,其脑成像数据表明,右侧额叶中上回在做出迷信选择和非迷信选择之间的激活程度差异越大。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推测,被试面对选择时,是在已知的金钱成本和潜在的“吉祥”收益之间做权衡。当其最终选择吉祥日期时,是理性思维受到了压抑的结果。或许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条件联结或抑制迷信的相关脑区活动,来改变某些顽固的迷信行为。


  其实,迷信就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是中国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种封建陋习,在自然灾难面前,在贫穷困苦面前,在孤独寂寞面前,在升官发财面前,迷信给了广大劳苦大众一种精神的企盼和力量。然而,迷信又不同于宗教,它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固定不变的经典、信条和场所,其行为结果大多以诈骗为目的,是国家严厉打击和取缔的对象。说白了,迷信本不可信,只所以还有人信,其主要原因无非是:一、害怕未知的东西,二、懒惰思维让人不愿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