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普园地 >科普大本营

药物防流感可行吗?

来源:百度知道   日期:2015-10-19


  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可谓是让不少人始料未及,一时间全国范围内都充满了对流感的恐慌气氛,各种“抗甲流偏方”、“抗甲流药物”也着实火了一阵。可恐慌归恐慌,流感可不仅仅出现在大流行之中,每年的季节性流感流行也的确让人头疼不已。对大多数人而言,每年一次的疫苗接种足以应对大多数流感病毒的来袭。然而仍然不能忽视的是,有时我们在面对流感威胁时恰好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或是流感疫苗尚未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的药物预防可以作为流感疫苗的有力补充,帮助我们应对流感。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药物预防?


  根据众多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如美国疾控中心)的意见,接种流感疫苗适用于≥6个月儿童和成年人的流感预防,而流感疫苗的每年一更新,也使得它能够最大程度契合当前季节流行的流感病毒,发挥最大的预防效果。然而在流感大流行季节(例如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两种情况的出现却大幅削弱了流感疫苗在短时间内的应变能力:


  流感毒株的变异: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和卫生部门在报道流感流行的时候,都会称呼某种流感病毒为“HxNx”病毒,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一种通用的标识手段: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特征便是它所携带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亚型,HA和NA的不同变异组合导致了流感病毒的千变万化。而流感疫苗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所针对的也是病毒的HA和NA部分(详见文章《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一旦流感病毒的这一部分发生变异,流感疫苗就会立刻失去作用。不幸的是,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会伴随着流感病毒的变异,而对疫苗生产企业而言,短时间内应对变异则十分困难。


  大流行时期的流行趋势:在流感大流行期间,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级、办公室或是其他密集场合内有人患上流感,短时间内其他人便会纷纷患上流感,这和流感较强的近距离传播能力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些和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靠接种疫苗来预防发病显然并不现实(疫苗需要接种后至少14天才能发挥预防效应,而14天后接触者很可能已经患流感痊愈了)。


  在上述两种情况中,疫苗要么是没能够赶上病毒的变异节奏,要么便是病毒的潜伏期并不允许疫苗较漫长的起效时间。而在这两种场合,抗病毒药物的优点便凸显出来:决定抗病毒药物效果的是耐药性而不是病毒的抗原特征,抗病毒药物在服用后可以立即发挥药效。因此,抗病毒药物尽管安全性和经济性不及疫苗,但在这些场合依然可以作为疫苗的补充。


  目前可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刚烷类药物(如复方感冒药中的金刚烷胺和在欧美使用较多的金刚乙胺)都是预防和治疗流感的“主力军”。然而时间一长,它们的缺点也逐渐出现。目前为止,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绝大多数场合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达菲”)来代替金刚烷类药物。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止大多数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均为处方药,且根据相关指南,此类药物不可自购自用。当前可供选择的抗病毒药物有如下两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中闻名的奥司他韦(达菲)、以吸入剂形式上市的扎那米韦(依乐韦)和最近在中国、美国等国家上市的注射剂帕拉米韦。神经氨酸酶(NA)不仅仅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标记,还在病毒的感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病毒在细胞内合成的新病毒颗粒离开细胞,也可以辅助这些新病毒颗粒攻击其它细胞。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干扰NA的活性,使流感病毒的感染进程被完全打乱,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流感的目的。在临床试验中,奥司他韦(用于流感预防最主要的药物)可将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发病率降低92%,而对容易在季节性流感流行期间发生并发症的老年人而言,奥司他韦也可以将并发症的风险降低86%。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一般较少,罕见有神经系统异常(如自杀意念和攻击行为)的报道,这些事件基本全部发生在使用奥司他韦口服溶液的日本患者。基于种种原因,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并不是常规的预防手段。


  金刚烷类药物: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金刚烷胺也是常用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金刚烷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的M2蛋白,干扰流感病毒将核酸插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作为病毒,流感病毒需要将携带有自身遗传信息的核酸插入宿主细胞,才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复制,而金刚烷的这一作用可以有效阻止流感病毒的复制。金刚烷类药物最早于1968年在美国上市,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了几十年。不过,由于金刚烷类药物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一作用也被用来治疗帕金森病),它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紧张、焦虑、注意力下降和头晕)非常明显(服用金刚烷胺发生率可高达14%,服用金刚乙胺发生率可达6%),也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幻觉等严重不良反应。而且不幸的是,近些年来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对金刚烷的耐药性甚至达到了100%(2009年),这也使得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等部门声明仅将金刚烷类药物用于少数情况(如流行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毒株的时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