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维度 打造海外人才全链条发展生态
来源:成都市科协 日期:2025-04-14
4月3日,由双流区科学技术协会、双流区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双流区科技创新综合党委主办,成都空港人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协海智工作基地(成都芯谷)联合承办的“海纳百川·才聚未来”双流区海智人才专场招聘会在成都芯谷海智基地举行。本次招聘会聚焦海智人才与本地企业的精准对接,通过政策赋能、平台搭建、服务升级三大维度,为海外人才打造全链条发展生态。
海智人才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招聘会上,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海智工作站、西南民族大学海智工作站等6家海智工作站的代表及20家双流区重点领域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迎接海智人才。
本次招聘会共发布涵盖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产业领域61个岗位、258个就业机会,其中90%岗位适配具有海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参会企业包括京东方、希望森兰、中电九天、新易盛等国际化龙头企业,岗位年薪最高达70万元,部分岗位提供“面议”弹性薪酬,彰显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与诚意。
活动采用“需求收集-精准匹配-线上初筛-现场面试”闭环模式,通过大数据定向邀约,吸引了来自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全球顶尖院校的海外人才参会。现场特设“意向offer首发”环节,前期达成意向的海外人才可直接签约,实现“人才即来即用”,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兴睿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现场与2名海外人才签订意向offer。现场企业共收集简历152份,意向简历53份。
全周期服务解决海外人才后顾之忧
加速海外人才落地扎根,双流区以海智基地为抓手,服务覆盖人才、技术、平台三大维度:
引才聚智,助力科技创新: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海智人才回国就业创业,支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
推动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将海外先进技术与国内需求匹配,聚焦“立园满园”行动,为海智人才及团队提供资金、场地、政策指导等创业支持,加速技术成果落地,推动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展。
国际科技合作:建设新加坡海外海智工作站,以工作站为“海外支点”,合作模式从“单向引进”向“双向赋能”转型,与当地高校、企业建立合作渠道生态共建,联盟扩容激发全球创新活力。
在随后举行的新增海智创新企业联盟授牌仪式上,成都康诺行生物医药、四川赛福威飞机维修2家国际化企业加入联盟。新成员均具备全球化人才团队与市场布局,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与创新特质,进一步壮大了海智创新联盟的实力,为联盟注入了全新活力。
乌克兰籍人才尤丽雅教授,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四川省A3类外籍高层次人才,以一名外籍专家在双流的发展视角,以“连接创新与教育”为主题讲述了在双流的发展:“在中国教学和工作不仅拓宽了我的全球视野,也让我能够在分享知识的同时,从同事和学生们那里学习到新的见解”。
“双流的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让技术落地与商业转化无缝衔接,是海外人才归国发展的理想选择。”成都市人大代表、蔚然科技创始人赵磊作为“海归创业典范”分享了经验。
“此次招聘会不仅是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更是双流区向全球释放的‘招贤令’。通过汇聚国际智慧、激活创新基因,双流正加速成为海外英才施展抱负的热土。”双流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