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仿制药产业高峰论坛在我区举行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8-12-07
12月7日—8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成都大学主办,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抗生素杂志社、区科协、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承办的2018中国仿制药产业高峰论坛在我区举行,来自药品监管机构、行业知名高校、院所和制药企业的5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成华,分享仿制药研发共性技术经验,并针对政策法规、研发技术、发展趋势等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与挑战进行深入研讨。
除此以外,论坛上,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8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制药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旨在创建稳固高效且可持续的协同攻关链,加快破除制约我国仿制药高水平研发和高质量生产的壁垒,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搭建医药技术交流平台 500余位专家探讨仿制药发展新思路
据悉,此次论坛有技术前沿、仿制药研发两个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解放军302医院、科伦药业等单位的学者们作了70余场学术报告。
开幕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生素杂志》主编刘昌孝作了题为“质量是生物医药发展和保障药品安全供应的基础”的报告。他指出,生物医药创仿平衡发展是国家药品供给安全和民生用药可及性和经济性的需要。医药创新发展需要真正利用科技进步,需要政府、学术、产业的共同合作。此次高峰论坛之所以落地成都,就是因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创新发展的原因。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首席专家胡昌勤研究员做了《对抗生素一致性评价研究的思考》的报告,用具体的实例分享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解决之道,为注射剂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指导性见解。
“本次论坛为医药行业人士搭建了国内医药技术学习交流的共享平台,专家学者们通过主题演讲、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和深入探讨,分享了仿制药研发共性技术经验。”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论坛上,专家学者们还针对行业政策法规、技术研发、发展趋势等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共同探讨中国仿制药发展新思路,以加快破除制约我国仿制药高水平研发和高质量生产的壁垒,促进仿制药产业技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和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作为此次论坛的重头戏,当天,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8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和骨干制药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联盟正式成立。据悉,联盟有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天津药物研究院、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5家国内重点医药研究院所,有中国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3所药科知名高校,有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齐发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物研究院等10家国内重点制药企业。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居民保健意识的增强,全球对药品的需求强劲,仿制药市场潜力巨大。”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此背景下成立的中国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联盟旨在创建稳固高效且可持续的协同攻关链,加快破除制约我国仿制药高水平研发和高质量生产的壁垒,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药及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扎实开展服务 科技创新工作 全区已建立7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推进我区医药科技创新发展,区科协大力支持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在医药产业中的影响力。
“包含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在内,目前我区已经建立了7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区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区在成都中电锦江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成都建材院有限公司、四川柯世达汽车制动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南车电机有限公司、四川海力智能有限公司、四川抗菌素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均建立了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将有效促进其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今年还建立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协、四川升华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科协、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科协、四川川博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协,成都理工大学科协等企事业科协,各企事业科协积极结合单位科技创新工作开展服务、技能培训等,对推动全区科技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今年以来,区科协还扎实开展服务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实地走访企事业单位、园区科协,实地指导企事业单位、园区科协开展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普活动、成果转化、职称申报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下一步,我们还将抓好服务平台搭建完善工作,重点是发挥好园区科协、成都市‘百博’专家创新服务成华工作站、企事业科协、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科协工作站等平台服务人才的作用,全面搭建服务科技人才的平台。”区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我区将抓好人才项目服务的工作,重点抓好“金桥工程”、职称评定、专利数据库应用及人才培养、人才安居工程项目等工作的落实,全面促进科技人才的职业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升。同时,抓好团结联系科技人才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年会”“科技周”“双创周”等活动的开展,大力提升全区科创氛围。文图/周雪梅冯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