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在2016年全国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科协 日期:2016-02-22
同志们:
这次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刚才6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一年来在改革发展中的经验体会,很有启发性。学会是科协直接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载体和纽带,学会工作是科协的主体工作,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改革是科协系统改革的重中之重,学会改革进展直接关系到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成效,大家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
下面,我围绕学会改革工作着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面学习领会中央对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的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深化改革的信心和紧迫感
一是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会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学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通过自我革新,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特别是一批学会率先改革,在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服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增强了自我发展活力,增强了对广大会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各全国学会广泛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提高了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踊跃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维护广大会员权益,认真倾听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加快青年人才的举荐和培养。有的学会还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各种决策咨询和科技评估工作,在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以上工作充分体现了全国学会改革发展的潜力巨大,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把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学习推广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坚定改革信心。
二是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的改革发展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对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关键是要增强创新动力,实现动力转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问题发表了几十次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制度、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创新,这为学会积极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奋发有为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全国学会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担负重要使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更加强调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赋予了全国学会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学会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英国皇家学会在国际自然科学领域起到主导性作用,美国化学会、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等都在本国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等方面起到了政府无法做到的关键独特作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治理方式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迫切需要形成一大批具有发展活力的现代学会,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强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各全国学会在这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要树立全球视野,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四是全国学会发展现状与中央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群团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去年党中央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坚决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去年以来两次研究科协深化改革工作,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寄予厚望。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部署,担负起推动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任,在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和创新推动作用,是每个全国学会面临的历史使命,也是非常现实而急迫的任务。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落实中央部署的切入点。目前,很多全国学会存在着不适应、跟不上队的问题。一是学会发展很不平衡,在中国科协所属的207个全国学会中,约三分之一的学会通过改革创新获得较好发展,学会活力、凝聚力、影响力都有大幅提升;有近一半的学会改革创新步伐缓慢,缺乏活力,缺乏动力;其他学会广泛存在运营质量相对较差,有的甚至属于“休眠型”学会。二是学会存在“小众俱乐部”现象,会员数量虽不少,但真正参与活动和工作的只是一小部分,导致学会无法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很难紧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三是个别学会存在“散、虚、弱”的问题,所谓“散”,就是组织松散,领导班子涣散,纪律散漫,治理体系存在很大问题;所谓“虚”,就是工作虚化,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职位虚挂,存在领导挂名现象,不作为;所谓“弱”,就是工作能力弱、对内凝聚力弱、对外影响力弱。上述三个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工作机制过于陈旧,归根结底属于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不合理,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深化学会治理体系改革,引导学会更好发展
学会深化改革的重点是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总体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国家创新体系要求的全国学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改革内容:
一是改革学会治理结构,推动学会领导机构有效履职。从先进学会的经验来看,学会健康发展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最主要的是有一个好的理事长、一个好的秘书长。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甚至每位理事的工作职责,不断增强学会领导班子的责任感。要加强纪律约束,中国科协章程修改中增加了对科协全委、常委的纪律要求,各全国学会下一步也要对章程作相应修改。要明确决策层、执行层的工作职责,明确主席办公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办公会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是改革学会会员结构,增强学会会员凝聚力。目前大多数学会会员结构主体是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比例较低,学会活力不足。在巩固和完善团体会员制度的同时,要通过改善组织机制、服务方式,大幅增加对个人会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拓宽视野,向其他社会新型组织延伸,向服务科技人才方面延伸,特别是要引导已退休但仍活跃在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学术交流、技术服务、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吸引大批年轻人才,利用学会平台加以扶持培养,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可。
三是改革学会办事机构,推动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是一个先进理念,也是大势所趋。办事机构在学会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枢纽作用,很多学会实质上就是秘书长、副秘书长领导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对学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学会发展只靠秘书处是远远不够的。学会要真正发挥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加强职业化建设,要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挂职、兼职、流动、聘任等手段,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学会管理团队,加强职业化的机构建设,形成在理事长领导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工作班子。
四是加强学会联合体建设,促进学会间协作联合。鼓励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是国家社团改革的方向。随着社会团体直接登记制度的实施,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兴学会应运而生。随着学会数量的增长,每个学会面向的学科也越来越细、领域越来越窄。要解决学会间存在的交叉、重复、分散问题,成立学会联合体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学会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组织,不会影响学会的独立性,而是按照学会专业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大平台,有利于发挥每个学会在各自领域的学术带头作用,促进大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去年成立的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运转情况来看,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示范效应和社会效果都很好。“十三五”期间,中国科协计划在清洁能源、军民融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推动组建学会联合体,鼓励学会之间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合作。
五是改革学会运营思路,提高自主运营能力。学会是科协的主体,也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按照社会组织的扁平式结构、网络化体系来运营,才能充满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目前,有一部分学会按照科技规律、市场规律运行,进行优胜劣汰,有较大自主权,经营得有声有色。但还有很多学会存在行政化、机关化倾向,甚至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学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办事,增强自主经营的能力。面对社团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科协将加大支持力度,争取优惠政策,支持全国学会主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自主运营能力。
六是改革学会评价方式,建立奖优罚劣的评价管理机制。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学会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对学会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学会质量。基本思路是“三个一批”即,重点支持一批,联系改造一批,脱钩一批。要重点支持一批整体运行情况较好的学会,加大经费倾斜力度,特别是对大学科和重点学科领域的学会给予直接帮助。要联系一批目前运转基本正常、通过改革可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学会,鼓励他们在改革中自我革新改造、脱颖而出,争取进入重点支持的学会行列。对一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会,特别是不能正常活动的“休眠学会”,要采取果断措施,直至取消其中国科协团体会员资格。
三、加大学会治理方式创新,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学会深化改革要着眼学会的长远发展。学会治理方式改革主要是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方式,为学会发展全局打好基础。要明确改革目标,创新方式方法,以事业凝聚人心和力量。
一是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会议能不能吸引人,关键要看能不能出好交流题目,让大家感兴趣。下一步改革中,要对学术会议进行大的调整,不图规模和数量,而要重质量、抓精品,搭建真正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是组织协同创新。现在我们的创新资源比较分散,比如国家支持的各种项目分属于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科研资源分散重复和闲置的情况也很多。在这方面学会可以做一些政府部门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特别是大学科的学会联合体,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集成资源,提高效率,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交流合作,取得高水平成果。
三是强化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学术期刊和SCI论文发表促进了学术繁荣,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但近年来学术期刊发展存在的导向问题日益突出,唯“SCI”论对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根据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统计,2014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SCI论文26.3万篇,其中在国内发表的SCI文章仅占总量的8.8%。这说明我们的学术导向出现了大的偏差,职称评定、奖励、项目申报都要以SCI论文发表作为依据。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科协已起草完成了《关于改革学术评价导向的意见》,近期将上报中央审议。《意见》将对改革科技评价导向,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中国科协联系管理着1080种科技期刊,无论是学术型期刊,应用型期刊,还是科普型期刊,都要结合改革的方向,开展提升影响力工作,通过竞争产生一批精品科技期刊。
四是推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目前学会承接的政府转移职能主要包括科技评估与评价、战略研究与政策建议、奖励推荐、标准研制和人才评价等,在一些方面已获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在科技评价方面,中国科协受国务院委托起草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含金量高,改革力度大,任务分工明确,学会可以大有作为。特别是在创建优良学术环境,培养正确学术导向,完善人才举荐培养制度方面,学会能够发挥出比政府部门还要大的作用,大家要有这个信心。要鼓励有条件的学会自己设奖,不断提高奖项的含金量和影响力。要向国际同类学会学习,在标准制定方面下大功夫,把这个职能研究好、发挥好。要配合中国科协实施的“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举荐力度,切实加强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
五是组织好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组织更多的科学家为加快成果转化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贡献。中国科协打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这面大旗,就是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据中国科协统计,目前科技人员中有创业意向的占60%,但真正投身创业的仅为2.5%,创业潜力巨大,我们要多牵线搭桥,把他们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六是强化学会科普职能。学会直接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该成为科普工作的主体。科技工作者不但要潜心科学研究,致力成果转化和推广,还要履行社会责任,更多地开展科学普及。只有科技工作者真正参与的科学普及才有权威性。各学会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公众健康、雾霾、转基因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科普重点,通过学会组织发出权威的声音。
同志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也要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看成绩,找问题,主要是增强我们深化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在经济新常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将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科协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争当先行者、排头兵。希望各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要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履其责,真正把学会改革深入推进下去,通过改革大幅提高学会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学会的内部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会学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