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上级新闻

成渝正在“圈”出中国西部科创高地

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22-12-05

  一条来自数千光年外的“低语”,被甘孜州稻城县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捕获,传回位于成都的宇宙线研究中心分析、验证。与苍茫宇宙的天外来客“对话”,这件浪漫又“硬核”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之一。


  2021年10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从顶层设计角度明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安逸”著称的烟火成都,以“火爆”闻名的山城重庆,相向而行,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开启一场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当下,成渝正以“双极核”激发创新的澎湃动能,带动沿线城市形成合力,“圈”出中国西部科创高地。


  “极核”携手迸发科创驱动力


  “利用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涌入的高层次人才等后发人才优势,成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大有可为”“成都在材料领域也是国家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成都拥有众多高校院所、研究机构,可承载大量项目”“成都的宜居宜业吸引了大量人才”……


  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众多科技领域“大咖”对成都的科创潜力不吝赞美之词——或许这也是该论坛连续在北京举办三年之后,选择落地成都的原因之一。


  “安逸”的成都历来具备创新的灵魂。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文物“太阳神鸟”金箔,显示出古蜀人炉火纯青的冶金技术。3000多年后,2020年12月,“人造太阳”——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两个“逐日”故事,是成都人“创新基因”千年传承的缩影。


  如今,成都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坚持把创新作为赢得优势、制胜未来的关键增量,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跑出成都加速度。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13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形成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8个千亿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9952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百强榜中位列第29位……一组数据,体现成都在全国科创版图中占据的一席之地。


  而与成都并称“西部双子星”的重庆,“火爆”的城市性格中也不缺对前沿科技的敏锐触觉。近年来,重庆相继修订实施了《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地方法规。数据显示,重庆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突破4万家、5000家,16个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占重庆全市总值40%以上。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年多来,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科学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座“性格”迥异、又殊途同归的城市,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开启一场“双向奔赴”,以“双极核”的澎湃动能迸发出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


  “圈内”联动打造科创聚合力


  一张120英寸的高画质巨幕,薄如蝉翼、轻若毛羽;巴掌大的电容器,能在最小1.8微米厚度薄膜上实现两面镀金属……前不久刚落幕的第十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上,绵阳造“黑科技”吸睛。截至目前,绵阳拥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中国(绵阳)科技城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高等院校15所,建成了30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4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搭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东风,“老牌”科技城绵阳打出“新牌”,与成都、重庆携手并进,以“一城四园多点”模式共建西部科技城,支撑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加快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并不囿于“成渝”。城市之间的科创协同发展,在于以“极核”的力量加强联动,带动成渝中间地带的城市,构建全域共兴的格局。


  广安,这个物理空间上距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四川地级市,在今年9月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解读新闻发布会被直接、间接“点名”了上百次。据悉,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跨省域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目前已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经济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


  内江加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已建成芯片研发测试实验室、电磁屏蔽室等实验室5个。


  成渝科创“朋友圈”不断扩容,联动打造科技创新聚合力。


  “圈”出中国西部的科创高地


  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财政科技投入3年内翻一番……今年5月,成都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提升科技创新环境、激励人才创新等方面给出18条政策措施。近日,《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印发,明确了从今年到2025年,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的合作目标、合作任务、合作机制等内容。


  其他城市的节奏也在逐步加快。广安制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支持企业与成渝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推动构建六大协同创新基地。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2022年以来,川渝科技部门共出资4000万元支持近60个项目,聚焦人工智能、生态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同时,共同组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18项。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统计,今年1-10月,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中,科技创新项目完成投资134.4亿元,川渝高竹新区科技创新基地项目等15个科技创新项目提前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成渝双城与“圈内”城市的科技协同创新正按下快进键,科技协同创新全面提速,合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圈”出中国西部的科创高地。